第九章 想当初,老子滴队伍才开张,总共...

    等闫解旷跑远,李学武已经进了屋,易忠海只好板着脸的走出四合院。

    一大爷刚出门,一个剪着锅盖头的半大男孩儿,带着两个小女孩从院外跑进来。

    仨孩子正是秦淮茹家的棒梗、小当、槐花。

    李学武站在锅台旁的小窗户往外看,看着仨孩子跑进院子。

    不同于这个年代大多数孩子面黄肌瘦的样子,秦寡妇家这仨孩子脸蛋都是圆润的,衣服也洗的干干净净。

    是要尽快融入这个集体里了,睡了一下午,秦淮茹都从别人口中知道自己进了厂,更别提自己回来这个早上的“旧新闻”了。

    李学武跟刘茵说了一句要出门转转,就出了门。

    天上又开始瓢雪花了,路上的泥泞已经冻结实了,踩在上面已经不打滑了。

    出了巷子口就是交道口南大街,往北看就是安定门,往东看就是东直门,东直门就是上班的方向,一条马路走到头就是钢厂,骑车子15分钟,走路得一个小时。

    现在的街上没什么行人,马车和汽车倒是不少,周围都是破破慥慥的样子,有的围墙都塌了。

    李学武深一脚浅一脚的,走到后面巷子里,一处更加破败的四合院,倒座房第二间儿,窗户里亮着豆儿般亮的灯光。

    李学武在门口轻声问了一句:“国栋在家吗?”

    屋里应了一声,一个十八九岁的小伙子掀开了门帘儿。

    这是记忆里很深的人,可能是跟着一起混过的原因吧。

    沈国栋一脸惊讶地叫道:“武哥,你咋回来了?啊,快进屋”

    说着话,一脸惊喜地把李学武让进屋。

    屋里一个穿着破旧的老太太正在糊火柴盒,许是看的不太清,仔细地刷着浆子,抬眼见是李学武进来了,很是仔细地打量了一眼。

    李学武找了个马扎坐在小桌子旁,嘴里问候道:“老奶,您身体挺好的啊?”

    见自己奶奶还在打量着,定是没认出来,沈国栋冲着奶奶道:“李学武,我武哥,来看您了”

    老太太这才知道来的是谁,嘴上客气道:“啊,学武啊,你回来了啊?”

    沈国栋给李学武倒了一杯水,说道:“前年耳力就不行了,眼睛也不行了,你说话得大点儿声”

    李学武接过水杯放在了手边,提高了音量说道:“老奶,是我,学武,昨天回来的”

    老太太点点头道:“回来就好,回来就好,太危险了......”

    沈国栋打断老太太的话道:“都哪年的黄历了,没危险了”

    老太太嘴里嘀咕着:“没危险脸咋花了?”

    沈国栋的父母是45年闹兵灾没的,就剩下老太太一人儿带着孙子,变卖了不多的家产,算是把沈国栋拉扯成人。

    老太太许是想起早年间的凶事了,这才说了一句回来就好,也有安慰的意思。

    沈国栋不理老太太的话,问道:“武哥,这次回来还走吗?”

    李学武拿起火柴盒帮着糊了起来,嘴上说道:“不走了,安排工作了,就是城外的轧钢厂”

    沈国栋替李学武高兴,道:“那感情好,咱们哥们儿又能跟着武哥混了”

    李学武放下糊好的火柴盒,看着沈国栋道:“十八九了,老奶身体一天不如一天,你还想着混日子?”

    沈国栋自打李学武进屋就觉得眼前的武哥与昔日的武哥不太一样,锋芒更锐,却又稳如泰山。

    “武哥,自打你走了,我们的日子就是王二小儿过年,一年不如一年,我念书不行,看着我奶的身体实在是不行,就不念了,念也念不下去,出来就在粮库扛粮食袋,或者赶上火车站招临时人手去卸火车皮,一车煤给2毛钱”

    沈国栋的声音越来越低,李学武看了看屋里的环境,一铺炕,一个土炉子,简单的锅碗瓢盆,一张小矮桌,几个小马扎。

    李学武问道:“二孩儿,大壮呢?老彪子没帮帮你”?

    沈国栋听到李学武的问话,眼眶红了,颤着音儿回答道:“大壮折了”

    李学武想到记忆里那个憨头憨脑的青年,不由得一阵心痛,都是从小跟着自己一起长起来的啊。

    李学武的声音也有些低沉,问道:“怎么折的?”

    如果街上混的,得病或者意外去世,都称做“没了”,能被称做“折了”的,不是进号儿了,就是冲突时过世了。

    沈国栋搓了搓脸道:“老彪子跟着他三舅搞鸽子市的摊儿,刚开始从乡下收鸡蛋和小米倒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