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章 朱元璋宁死出征,驸马府不可能有粮食

  御书房。

  朱元璋盯着桌案上的竹纸,手中毛笔在上面圈圈点点,嘴里不停地念叨着。

  “从南方调拨的粮食,最快十四日能到,也仅仅够一万大军七日之食。”

  “若筹集、借用应天府及周边百姓粮食,应该可以凑足三万大军七日之食。”

  “更远处的粮食,至少要一月才能运到应天府,若改道直送边关,快马疾行至少要一个半月,这一路怕是要累死不少马匹士卒了。”

  “也不行,粮食还是不够,即便沿途募集也凑不够十万大军征战之食。”

  “若只派五万大军的话……。”

  “不行,绝对不行!”

  毛笔漆黑的墨汁,把先前的一切全部抹掉。

  朱元璋暴躁地将竹纸攥成一团,丢到地上。

  他再次拽过一张竹纸。

  满是血丝的双瞳,死死盯着那竹纸。

  手中毛笔悬空,一时间竟不知如何下笔是好。

  我是堂堂大明皇帝。

  怎么会被这点小问题难住?

  执念。

  让朱元璋几天来整日整夜无法入眠。

  他睡不着。

  是真的睡不着。

  一闭上眼。

  满脑子都是边关之内,即将遭难的百姓。

  满脑子都是南方防汛,即将倒塌的堤坝。

  想到这些,他就没半点睡意。

  半生戎马。

  老朱也打过不少败仗,也遇到许多困境。

  可从未像现在这样,难以释怀,境地窘迫。

  尤其是。

  已祸乱边关的元朝残部。

  “咱大明缺精兵强将吗?”

  朱元璋自问一句,猩红双眸闪过凌冽寒芒。

  数十载征战至今,大明百战精兵不下四十万,强将数十不止。

  区区元朝余孽。

  平日里老朱可不曾将他们放在眼里。

  “再来一遍,再来一遍。”

  “咱老朱什么危难没经历过?不过缺些钱粮,还能难倒咱老朱不成?”

  老朱揉了揉疲倦的脸,毛笔再度落在竹纸上。

  “边关精锐两万七,若攻势不急或可坚守一月;若攻势强,至少也能守半月。”

  “后方三城,可凑精锐一万二,随时可调,两日可到边关。这样的话可多守半月左右。”

  “至于粮草,从三城自行购买携带,一月粮草应该是绝对充足的。”

  “这样的话,边城粮草、兵马完备,至少可保一月无忧。”

  毛笔一顿,老朱望着纸上凌乱的圈圈点点,犹豫着不知接下来如何下笔。

  说是一月无忧,这已经是最完美的预期了。

  这是依仗着边关关隘雄伟、险要的城墙,也是因为元朝残部骑兵为主,不善攻城。

  但是。

  这些元朝聚拢的残部,可都是经历过大战存活下来的。

  是真正的精锐士卒,可不是那些弱不禁风的杂兵或新兵。

  他们不善攻城,也仅是与其自身马术等擅长的对比而言。

  这样的精锐士卒,十六万之巨,攻打仅有两万七千,三城增兵后也不过三万九千兵马守卫的边关,能守多久还真是难以揣测。

  若元朝残部悍不畏死,倾力强攻的话,边关能坚守七日就算不错了。

  “啪!”

  朱元璋一巴掌拍在桌案,狠力把那竹纸攥成一团。

  愤恨道:“再想不出办法,咱老朱就御驾亲征!”

  “不就是没粮吗?咱老朱带着部队一路讨饭过去,就不信还守不住个边关。”

  竹纸团死死抓在手心,

  老朱瞪大了眼睛。

  双瞳盯着桌案上方,宋国公冯胜的请战奏折。

  狠狠地自语道:“就算咱老朱回去继续要饭,也绝不能让元朝的鳖孙们入关扰我大明百姓!”

  时不我待啊!

 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。

  拽过那兵部请战的奏折,伸手抓住了玉玺,一手高高举起。

  自语道:“或许,这是咱老朱一辈子唯一错误的决定!”

  “为了我大明的子民,即便是错误,朕也认了!”

  老朱双目一闭。

  沉吟数息后。

  双眼猛然睁开,望向桌案上的奏折。

  瞳孔尽是绝然。

  手中的玉玺“啪”的一声,落在了那奏折之上。

  正在此时。

  “嘭”的一声。

  房门,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