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一十九章 视察和学习

干部,上级领导争斗的一些传闻还是会听到一些的,尤其是郭书记在临河与李书记的嫡系博弈,战场就在黄口镇,博弈的结果,黄口镇原来李书记的人倒下了一大批,而郭书记的后台大家都知道,就是原来的安东市市长,现在的市委书记唐逸。

    唐逸旁征博引,谈笑风生,赵晓燕听得津津有味,以前陪领导喝酒,她心里多少是有些厌恶的、无奈的,但今天听说要陪唐书记吃饭,她却是充满了期待,这位年轻的书记,也果然没令她失望,博学多才而又充满男性魅力,只是,太过高高在上了。

    看着周围一堆老头子围着年青的书记。或露骨的大献殷勤,或含蓄的击节赞叹,赵晓燕心里轻轻叹口气,他。不寂寞吗?

    在曲向前对她使了无数个眼色后,赵晓燕才想起自己今天地任务,忙拿起酒杯敬唐书记酒。

    唐逸和她轻轻碰了,干了半杯。赵晓燕心里松口气,除了第一杯大家干杯,自己敬酒唐书记是喝下去最多的,总算完成了任务,事后不用看曲书记脸色了。

    大家都不怎么说话,酒桌上就听唐逸讲。讲安东。讲临河,甚至讲起了黄口的经济发展,其偶然的灵光一闪就好像是一个绝妙地点子,就好像很有可行性,在场的干部眼色就都渐渐变了,开始的阿谀渐渐转成了佩服。

    赵晓燕更是惊叹不已。唐书记是第一次来黄口吧?竟然就能敏锐的观察出黄口经济发展地优势劣势,怪不得年纪轻轻,就已经贵为地级市一把手,委实令人心服口服。

    唐逸又笑着转头对郭士达道:“现在的形势不比以前了,新时代,就需要新时代的干部,就说你吧士达,能力是极强的,但保守有余。开拓不足。想再进步,不改变下思路。怕是很难喽。”

    郭士达微笑道:“唐书记的八字评语我记下了,回去就写在书桌上,当作对我的警句。”

    在场干部无不羡慕地看着郭士达,唐逸虽然看似当着这些干部没怎么给郭士达留情面,但唐书记话里,分明透着一股子亲切,那是将郭士达当作了自己人,别人就算想被唐书记批评,却是不够班呢。

    酒宴进行到尾声地时候,镇书记曲向前第一次开了口,赔着笑道:“唐书记,这小饭店的老板听说您会在这里进餐,高兴坏了,他说,等您走了,他就改店名,以后就叫贵客酒楼,也好吹嘘吹嘘,谁来这里吃过饭。”

    唐逸笑笑没有吱声。

    气氛融洽的散了酒宴,一行人簇拥着唐逸出了酒楼。

    唐逸上了奥迪,却是对郭士达招了招手,笑道:“上我的车。”

    郭士达忙跟过去,从另一边上了车。

    警车在前开路,几辆小车缓缓启动。

    奥迪里,唐逸看了眼郭士达,轻笑道:“士达,你觉得我是田登吗?”田登,自然是指那个传闻中只许州官放火,不许百姓点灯的郡守。据说这位北宋的官员为人专制蛮横,因为他地名字里有个登”字,所以不许州内的百姓在谈话时说到任何一个与“登”字同音的字。只要是与“登”字同音的,都要其它字来代替。

    听唐逸提到田登,郭士达就是倏然一惊。

    唐逸就叹口气,“听说还原历史真相,田登却是个极清廉的好官,但为什么千年来被戴上了酷吏的帽子?我刚才就想,大概,也是下面的官吏为了讨他欢心而作了些天怒人怨的勾当吧,他却不自知。”

    郭士达额头就有些冒汗。

    唐逸又笑笑,拍拍郭士达肩膀:温言道“你呀,踏实工作,不要让我失望。”

    郭士达就有些羞愧,点头不语。底,再过几天就是元旦。

    市委大院里已经挂上了红灯笼,一派喜庆气氛。

    这一个多月时间里,最令唐逸挠头的还是王强,省委组织部似乎对王强有了意见,三次打电话向唐逸征求对王强地看法,最后一次,甚至是赵部长亲自打地电话。

    唐逸的态度很明确,王强是一名尽职尽责,工作能力极强地同志,也完全胜任他现在的工作岗位,安东班子需要稳定,需要团结。

    虽然赵部长没说什么,但唐逸知道,自己力挺王强,他不可能不对自己产生看法,无奈之下,唐逸打电话给陶书记,略微汇报了一下情况,现在的局势,也由不得自己不向陶矶靠拢了。

    唐逸在电话里汇报了安东的经济发展情况,又特意表扬了王强一番。

    陶矶很亲切的接了唐逸的电话,听了唐逸的汇报,他没说什么,只是笑着道:“王强同志我还是有一定了解地。我也相信他能在安东的岗位上发光发热。”

    唐逸这才稍稍放心。

    刚刚挂了电话,办公桌上的手机就滴滴滴的响起来,看看号码,是陈达和。

    “唐书记。忙着呢吧?我长话短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