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二章 夜行

  京师说是首善之地,其实也就那样。除了人多些,红尘气重些,贝勒王爷多些,其他的与东北没多大区别。

  到处是饿殍,到处都是骨瘦如柴的逃荒者。

  偏僻的坊市、贫民聚居,角落里尸体一眼可见;脑后插了稻草的跪在街边的也比比皆是。

  人们都没个人样了。

  皮包骨头的,大肚子的,神情麻木,眼睛没有一丝希望。

  这是最黑暗的时代。

  像平康坊这种官员、富商扎堆的坊区,大抵是眼不见为净,清理的倒是干净,不许那些难民进来。

  天杀黑,陆恒回到家里。

  吃了晚饭,陆恒压抑着心绪,在刚刚改好的练武场中走了几趟拳脚,与宫二搭了搭手,稍稍才松活些。

  亲身经历过这样黑暗的时代,才会知道,芸芸众生是多么的不容易。才会知道,鞑子有多么的可恨。

  才能体会到,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仁人志士站出来,抛头颅、洒热血。

  便正如鲁迅先生说的:能发声的发声,能做事的做事,有一分热,发一分光,就令萤火一般...

  这萤火已经点燃了。

  谭复生‘我自横刀向天笑,去留肝胆两昆仑’点燃了第一缕火光。三十多刀断头,引刀虽不快,亦不负少年头,在黑暗枷锁压抑下的人间,洒下了光辉。

  维新虽然有其巨大局限,并未彻底脱出枷锁,但火光亮起来,在黑暗中,是如此醒目。

  新的东西蓬勃孕育。

  大时代之中,陆恒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。他现在只有一个想法,那就是宰了老妖婆。老妖婆是维系满清黑暗统治的最后一根稻草,她不死,这根稻草不断,维持的越久,越让人压抑。

  不独乎为师报仇,也是为这个时代做点什么。

  这几天,陆恒吩咐李老头暗中打听——打听师父的尸首落在了何处。早前宫羽田说慈溪在问斩谭复生等人那天,把师父的尸体也挂上了城头。

  现在没见着,要么被人收殓了,要么被鞑子糟践了。

  陆恒必须要知道。

  无论如何,先给师父收尸,是必须要做的事。

  吃完晚饭,陆恒把李老头叫来,问起此事。

  李老头道:“老奴在城门左近打探,旁敲侧击问过不少人,但皆讳莫如深。没能打听出来。”

  陆恒听了,想了想:“莫急,慢慢打听。这事必定有人知道。涉及那老妖婆,人们不敢说在情理之中。不要吝惜钱财,只要能打探出来,花钱无所谓。”

  李老头点头称是。

  陆恒又道:“王正谊、程廷华,他们的消息打听到了没有?”

  李老头道:“程廷华的消息打听到了。他在崇文门外花市上四条火神庙旁开了个眼睛铺子,又在旁边开了执教场广收门徒。市井中名气很大,我一打听就知道了。”

  又说:“王正谊没确切的消息。只城门前贴了海捕文书,说他暗杀官员,正在大肆搜捕。”

  陆恒沉吟了一下,道:“继续打听王正谊的消息和我师父尸首的事,不要露了根底,被人摸上来。”

  老李笑道:“东家放心,老奴这点警觉还是有的。”

  打发走老李,陆恒独自坐在油灯下思索。

  师父的尸首是其一,必须要找回来安葬。不然他陆恒便是不孝!

  其二,找程廷华,是因为程廷华与宫羽田师出同门,都曾是董海川的门徒,有香火情。来时陆恒没找宫羽田要程廷华的联系方式,是因为起初没想过走这条路子。

  这几天仔细思索过后,陆恒还是决定多走几条路子。白家是一条,程廷华也是一条。暂时都摸索摸索。

  程廷华是武术大师,是董海川的门徒。董海川是宫中当值的人物,程廷华在京师这么大名气,未尝没有消息渠道。

  此外,他探寻王正谊的消息,一是佩服其人——这年头,练武的能与谭复生他们走到一路,想必也是个思想开明的,值得一见。

  其次,陆恒隐隐记得,王正谊好像还是义和拳的人。这一点或许有用途。

  拿出百步飞剑的册子,陆恒坐看右看,看不下去。心思繁杂不定,无法静心。便脑子里冒出一个念头——出去走走。

  这时候,门嘎吱打开,九儿猫手猫脚的溜了进来。

  年轻男女,食髓知味么。

  陆恒失笑,还不等开始,门又打开,宫二也溜进来,九儿分外不乐。

  除了前面两天,之后每天晚上都这样,九儿一来,宫二也跟着来。宫二是察觉到九儿的事,心下不爽,搅和她好事呢。

  宫二年纪还小,陆恒不便下手。她对此分外不爽利,自己不爽利,九儿也别想爽利。

  只好三个人随意聊天,聊到打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