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06章 同样的故事,同样的问题

br>
    “你怎么确认白亦非没有欺骗你?”

    “那两个盒子里面的东西,全部都在我手中。”

    吕云澄摊开手掌,露出两颗光滑璀璨的宝石,一颗形如火雨之泪,  里面蕴含惊人至极的血气,  一颗好似北海之精,冰冷的好似能把人冻僵。

    荀子闭上了双目,笑道:“看来你参悟出了其中的隐秘。”

    “两颗宝石看似毫不相干,实乃同源而生,元气相辅相成,  只不过白亦非的祖辈都走了岔路,堂皇正道武功,练得鬼气森森。”

    “你刚才给我讲了一个故事,那我就还你一个故事,一个非常非常古老的故事。”

    “前辈请讲,晚辈洗耳恭听。”

    “在很久很久以前,那个时候还没有形成王朝,人类的首领被称为‘共主’,每一代的共主,皆有其独特的贡献。

    伏羲先天八卦,神农遍尝百草,轩辕战胜蚩尤,一直流传到了大禹这一代,除了治水之外,还铸造了九尊大鼎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,苍龙七宿和禹王九鼎有些关联?”

    “有关,但关系并不是很大,根据先圣周游六国时,无意间寻到的一幅壁画记载,大禹铸造九鼎的时候,有陨石天降。

    大禹以无上智慧参悟,参悟出了宝石中蕴含的秘密,并以铸造九鼎余下的材料,铸造了九个铜盒,把宝石放置其中。

    所谓的‘得苍龙七宿得天下’,是从儒家传出去的,因为某些前辈觉得,寻到这九颗宝石,便能洞悉大禹的无上神通。”

    “当初帮助阖闾和勾践开启铜盒的,莫非就是儒家弟子?

    “不是。”

    “哦?当时吴越两国,最优秀的人才,莫过于孙武子、伍子胥、范蠡、文种,莫非是他们四人打开的?”

    “也不是。”

    “我刚才的问题似乎有些不对,现在重新问一次,当初打开铜盒的,是否属于儒家?”

    “是!”

    “明白了,多谢解惑。”

    吕云澄方才的问题,不在于“儒家”,而在于“弟子”,打开铜盒的先贤属于儒家,但他不是儒家弟子,儒家人都是他的弟子。

    没错。

    当年打开铜盒的就是孔夫子。

    孔夫子以无上神通智慧打开了两个铜盒,感悟到了其中的隐秘,留下了部分文字记载,却把两颗宝石留在了百越之地。

    至于那两个铜盒,如果吕云澄没猜错,应该收藏于儒家。

    孔夫子为何如此做,吕云澄不清楚,人家是孔圣人。

    圣人的做法,不是凡夫俗子能够理解的。

    吕云澄想不明白,也懒得想,只是静静地看着荀子。

    一个苍龙七宿,绕进去不知多少才智高卓之人。

    “你是不是想问老夫,先圣为何没有把两颗宝石留在儒家。”

    “不想,因为这并不重要,我只想知道,那两个铜盒在不在?我能不能看看那两个铜盒?”

    “如果吕宗主能够回答我一个问题,两个铜盒拱手相赠。”

    “请讲。”

    “吕宗主已经得到两颗宝石,且能够引动部分元气,想来对此有些了解,敢问吕宗主,这些宝石,还有那块碎片,有什么隐秘?”

    “吕宗主是命外之人,对此又如此熟悉,莫非知道这些东西的来历?”

    “这似乎是下一个问题。”

    “吕宗主还真是一点亏都不肯吃。”

    “我的心眼比较小,吃亏是不可能吃亏的,永远都不能吃亏的。

    不如这样,咱们互相问问题,一个问题换一个问题,这个提议如何?”

    “非常公平的提议。”

    “尊老爱幼,我先来回答前辈的问题,我只有一个猜测,正确与否没人能够做出保证。”

    “你的问题。”

    “天地间,真的有一种力量,在冥冥中掌握着人类的命运吗?”

    “有,那种力量叫做——人心!”

    “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,天下人之心,好强大的力量。”

    “下一个问题,说说你的猜测。”

    “宝石的数量并不是九颗,而是十颗,每一颗宝石都蕴含一门绝学,合起来是一整套绝学,名叫《浑天宝鉴》。

    如果真的是这门绝学,那么和天下更替确实有关联,在我听到的故事中,《浑天宝鉴》被尊奉为‘天子武学’。

    您的浩然正气练到了什么地步?”
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