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京师当有大兵,两宫流血”
  话说刘宏在内部整顿军队,外部也是捷报频传。
  皇莆嵩董卓刘斌等,大破凉州叛军王国等人。
  幽州牧刘虞,平定张纯等叛乱。
  公孙瓒提携小弟,上报前次刘备平叛黄巾之功,借机成为平原县令,总算开启了他原始的资本积累。
  曹操,袁绍,升任八园校尉。
  孙坚的长子孙策,得他老爹的遗留,也初次登上了舞台,平定了荆州的小型叛乱。
  正当刘宏志得意满时,突然病来如山倒,连忙召来宦官准备宣读后事。
  当真是世事无常,大肠包小肠。
  一代昏君刘宏,就此下播删号。
  可能上天也不允许汉家再多挣扎下去,提前就遏制了复苏的根苗。
  刘宏去世后,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。
  他的小儿子没能继承皇位,而是大儿子刘辨在皇后和舅舅何进的支持下成功登基。
  历史的车轮开始加速转动,京城风波一波接着一波。
  宦官外戚斗个不停,袁绍这个党人煽风点火。
  结果何进被刺杀,袁绍带人入宫诛杀宦官,皇帝被挟持跑路。
  终于,万众期待的董卓,开始进京,并成功迎回皇帝刘辨。
  俗话说,请神容易送神难。
  袁绍唯一错估的,就是董卓的人性。
  作为四世三公门生故吏不知凡几,这些人都是袁绍政治资本。
  按说董卓也算是他袁家提拔起来的自己人了,可是董卓表示自己是个武人,你们这帮子读书人的约定成俗,跟俺一点关系都没有。
  俺之所以有今天,靠的全是俺自己的军功,靠的是俺手底下的兵打出来的。
  董卓表示,皇帝刘辨没有天子威仪,决定重立刘协为新君。
  在中国古代,像废立皇帝这么敏感的大事,都是很隐晦小心的。
  结果董卓不一样,直接生猛的直接表态下结论。
  末了还来了一句,“你们谁赞成,谁反对?”
  这是,完全不把在座的各位放在眼里啊!
  丁原是个老实人,手里有兵。
  更有义子吕布护卫,也不杵他。
  站起来反对道,“你这个谋逆,我不服~”
  然后,丁原就此下线。
  随即大孝子吕布,正式上线,
  “布飘零半生,只恨未逢明主,公若不弃,愿拜为义父。”
  董卓心说这可太好了,老子坏事做尽一直缺个儿子。
  现在白捡这么大一儿子,真是太棒了!
  顺便还有丁原手下的并州军,也成董卓的了。
  比如张辽,八百打十万的那个!
  好在,高顺被自己提前截胡了。
  董卓心说,这下没人敢反对了吧?
  “我欲立陈留王为帝,谁赞成谁反对?”
  “叛逆,你算什么东西,也配妄议废帝!”
  袁绍原本就憋着一肚子火,当场破口大骂?
  “老子辛辛苦苦谋划这么久,竟然被人摘了桃子”
  于是张口尔等,闭口谋反,给董卓一顿输出。
  董卓心说,“我不要面子的嘛?没见我大儿子还在旁边么?”
  “你觉得我的宝剑不利否!”
  “我的剑也未尝不利”袁绍同样拔剑,丝毫不给董卓面子。
  董卓一看,这样不行啊。
  袁家底蕴深厚,现在翻脸还不到时候。
  再有面子能值几个钱,你不怂我就怂呗,反正之前就是这么过来的。。
  吕布觉得,你袁绍当着我这天下第一的面,这么骂我干爹,我得有所表示不是。
  “不然,我的面子在哪搁?”
  于是,吕布拿着大戟,睁着虎目,脚下不动如山,作势欲动手。
  “我儿算了吧,这个真惹不起”
  吕布就坡下驴,这可是我爹拦我的,不然非得给你一戟把子。
  于是,袁绍大摇大摆的离开了。
  而后董卓更是给袁绍封了官,意思是玩你自己的去吧,别回来啦!
  袁绍走了,这下董卓是彻底没有顾虑了。
  在董卓的一手操办下,刘协也成功登上了皇位。
  如果刘宏泉下有知,不知道会不会感谢董卓呢?
  这里为了故事性,就按照演义里来了,实际袁绍没这么莽撞。
  前面出现的情节也是以谋划居多,这样的人是不会以身试险的。
  十一月,董卓自立为相国,同时享受“赞拜不名,入朝不趋,剑履上殿”的礼遇。
  成为了,名副其实的权臣!
  而董卓和他的手下这些长年戍边的大兵们,哪里见过京城的繁华,瞬间就疯狂了。
  掳掠财物,强奸妇女,如入无人之境,比之当初的黄巾军还要疯狂的多。
  之前黄巾军是流民出身,更多的只是针对大地主和官吏。
  这些西凉兵则是彻底红了眼,将京师洛阳当成了放纵的游乐场。
  且说袁绍离开后并不死心,开始以四世三公的身份号召天下群雄讨董。
  “江水滔滔东流,涟漪中涌现英雄。”
  这说的不是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