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0章 :内部纪念品

二十家电视台,我是一家一家谈的,有的价钱稍微多点,有的价钱稍微少点,最高的一家卖到10万一集,最便宜的一家,卖到6万一集。”

    “这是第三轮售出的总价格。”

    张秦川扭头看了眼文件上的数字,2472万。

    这个价格不错了,如果加上第二轮的6480万,还有第一轮的1260万,这一部电视剧,经过前前后后一年的折腾,最后的卖剧总收入,堪堪突破一个亿了!

    虽然这还要刨去制作成本、交税、分红等等,最后落到他手上的,最少也有大几千万。

    这已经可见在这个时代,一部火剧的赚钱能力了。

    想想去年这个时候,他还在准备家伙事,准备带所有人去北河省正式开拍《征服》,一年后的现在,几千万已经即将落袋。

    换成电影,一年时间能搞到这么多钱吗?

    根本不可能,除非是现象级电影。

    这不比以前干其他的行业安全多了?!

    回到办公桌后坐下,张秦川这才拿起文件又细看了一遍,对了对价钱没问题,在最后的文件上签上字。

    “剩下的你去办吧,找牛主任沟通沟通,咱可不能吃独食,该买车买车,让牛主任带上车去北河省一趟,咱们长安这边的车辆捐赠,你负责!”

    小刘激动的点点头,为啥让牛主任去北河省,而让他留在长安这边,这就是老大提携他!

    牛主任去外地,他以后顶多在那边有点关系,但这些东西也不重要,因为他过去的名义是代表了东方厂的,最大的名,还是落在厂长身上

    小刘走后,张秦川又拿起桌上的几份文件看了看,直到又翻到第二轮各家电视台送回来的收视率反馈,这才有些头疼的放下文件。

    现在钱好赚,这是值得开心的,但由于技术手段有限,统计方式不同,一部剧的好坏,哪怕是知道它很火,但这个火到底火成什么样,这是没什么直观体现的东西。

    像电视剧第一轮首播,长安这边,省台统计的收视率开播之初直接拉到7%,后来有些起伏,但最终平均收视率也达到了5.3%。

    而北河省那边,最终给出的平均收视率居然达到了6.7%!

    看这个数字,张秦川心里一点波动都没有。

    因为这玩意太虚了!

    现在的网络条件就这么说吧,张秦川自己的办公室里还没电脑呢,不是他买不起,而是这边拉网线不方便,想要上网也不是不行,还只能是最传统的拨号上网,那网速

    看个图片都得点上一根烟慢慢等几分钟,就这个效率,还不够耽误事儿的。

    让他多花点钱,拉个专线也没必要。

    在这种大环境下,根本没有以后网络发达的时代,那种随着一部剧爆火,到处都充斥着对这部剧的报道和讨论,普通民众打开手机多多少少都能了解到的全民讨论的现象。

    而没了网络,报纸会报道嘛?

    会但是现在的娱乐报纸,报道的新闻和张秦川想象的还不太一样。

    现在因为某部剧的爆火,观众最主要的目光,会集中在演这部剧的演员身上,而不是在这部剧身上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要说火,那火的也是红雷、三叔他们这些演员,至于剧本身,播完就算完了,这有什么好讨论的?

    哪怕是有人讨论,那也是朋友之间平时闲聊的时候,聊一聊。

    什么“你最近看电视没、有啥好剧推荐一下?”

    “哦,那部《征服》挺不错的,有点味道,那刘华强叼的一批”

    “哦,那部剧我也看过,你说好好一男的,最后毁在女人手里了,要不是他那个女朋友哎”

    “对啊,果然自古红颜出祸水,跟我媳妇似的,头发长见识短。”

    “哎别说了,我媳妇也那样”

    都像这样聊两句剧情,后面的对话就跑偏了

    像正经点的报纸,顶多报道一下这部剧的大概收视率,讲一下影响,寥寥几句,后面就没了。

    因为各个省市地方,各个电视台之间对于收视率的统计都不一样,所以没什么具体的标准。

    当然,这里面还有一个唯一的意外,那就是正剧!

    正剧这个词,刨除它本身的意思,放在电视剧领域,现在来说,还有代表着由总台出资或者参与制作,最后放在总台播出的电视剧。

    这样的电视剧,因为在总台播出,天生传播度就高,受关注度也高,而总台对于在他们平台播出的剧,收视率统计做的又是最令人信服的。

    所以每年的年度电视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