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两百二十章 从死第一个人开始,就不能停下来了

    吕夷简查清楚案情的详细,当然不是为了伸张正义,而是要接管这份巨大的资源。

    这本名册上的贵人,即便是身份最低的,张家园子的东家之子,也是寻常人需要仰望的对象,并且自身拥有着庞大的人脉关系,可以在京师里面做到许多事情。

    至于身份最高的,那正是他们吕氏,仕宦之家,代代进士高官不缺,更有上辅君王,下安黎庶的宰相,理论上在京师里可以摆平一切事情。

    所以何万才要费尽心思地拉这群人下水,沾上洗不清的脏事,到时候哪怕个人无亲情,为了尚在高位的官员和整个家族的声名,也得为他办事。

    当然,这种要挟必然不可能持续多久,一旦张了第一次口,何万就离灭亡不远了,所以他之前只负责满足那群人越来越扭曲的享受欲,生意上自有心照不宣的照顾,从未强求过什么。

    而现在何万识趣地死了,吕夷简通过有意的收集和拼接,基本还原了名单及其详细的涉案过程,其实也捏住了另外十八户贵人的把柄。

    相比起何万身份低下,仅仅是一个商贾,吕夷简作为宰执,当然不可能用要挟那么低劣的手段。

    他早已有了全盘的计划,却不明说,先看看吕公弼,再开口道:“去!将十九哥儿唤来!”

    不多时,手中捧着一卷书册,在走路时还是稳稳当当看着的吕公著,走入书房,到了面前,才恋恋不舍地撤下书卷,对着父兄依次行礼:“父亲!兄长!”

    吕夷简看着这個儿子,目露温色,却又很快收敛,将名册递了过去:“看一看。”

    吕公著接过,面无表情地看完,陷入沉思。

    吕夷简耐心地等他思索完毕,然后对着两个儿子道:“要平息这场风波,护我吕家声誉,你们以为,接下来该怎么办?”

    吕公弼率先开口:“孩儿以为,只要这名册上的各家臣子,愿意跟随父亲大人,统一言辞,向太后请罪,此事就有挽回的余地!”

    顿了顿,吕公弼接着说明具体实施的步骤:“此番涉案者,多有朝堂重臣的亲眷,为顾忌自身威望、族中清誉,投鼠忌器,不敢声张,然依如今的局势,各家再争斗下去,皆是大败亏输之局!”

    “如今那几家武人勋贵,也已慌乱,却是骑虎难下,此时父亲大人出面,也唯有父亲深得太后倚重,可主动出面上禀,行大义灭亲之举!”

    “若是一家两家,太后还会责罚,然十九家大户,太后为了朝局稳定,必不能大肆牵连,下旨责罚的也只是具体涉案的不孝子孙,各家也能勉强维持声誉,度过这场大难,这已是不幸中的万幸!”

    “于父亲大人而言,还要争取先让官家给出冲动的考量,再让太后给予明智的决策,又一次在群臣面前强调太后执政的必要!”

    “如此一来,太后定不会计较父亲被族亲拖累,反倒念及此番能平稳局势,皆大人之功也!”

    吕夷简听完,轻轻抚须,没有点评,只是问道:“你还有什么补充?”

    吕公弼再考虑了一遍:“没有了。”

    吕夷简看向另外一个儿子。

    吕公著开口:“哥哥所言是好的,只可惜实现不了。”

    兄弟俩关系一直很亲近,吕公著当年认字都是吕公弼手把手教的,闻言也不恼:“此事当然难办,但如今局势越来越差,各家都面临着相同的困境,又有父亲大人出面,岂会实现不了?”

    “因为名单上的贵人,有的死了,有的还好好活着!”

    吕公著道:“那些死者的家人又岂能接受这等不公?更何况杀人者,就在其中!”

    吕公弼先是一怔,然后脸色变了:“那如何是好……”

    吕夷简抚须的手一顿,眼中明显露出考校之色:“依你之意,该当如何?”

    吕公著道:“先解内怨,后平外议!”

    “先解内怨,逼迫动手的武人勋贵,处决掉自家子弟,给十二户文臣之家以交代,同时让剩余文臣之家的子弟,自尽谢罪……既是大义灭亲,又怎容许留活口?”

    “后平外议,正如兄长所言,当以退为进,求得太后宽恕,然民怨也需顾及,张家园子留着,那个东家之子,到最后当众问斩,既平京师民愤,又能凸显出我等大族的高风亮节,不似这等商贾死不认罪的丑态!”

    听了弟弟所言,吕公弼神色复杂,半晌后道:“父亲大人,这样能办得到么?”

    “天下之事,不患寡而患不均!从死第一个人开始,就不能停下来了,否则这名单上的各家,永远都是内斗不休,一盘散沙!”

    吕夷简说得更加残酷:“现在已经死了的五家人,以我吕家为首,这才是真正的同盟,而每多死一位,-->>